药性歌括四百味:人参味甘,大补元气,止渴生津,调营养卫。
药名:人参
拼音:RENSHEN
英文名:Ginseng
来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。
功效:大补元气,固脱生津,安神。
主治:治劳伤虚损、食少、倦怠、反胃吐食、大便滑泄、虚咳喘促、自汗暴脱、惊悸、健忘、眩晕头痛、阳萎、尿频、消渴、妇女崩漏、小儿慢惊、及久虚不复、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。
性味归经:甘微苦,温。《本经》:味甘,微寒”《别录》:微温,无毒”《本草备要》:生,甘苦,微凉;熟,甘,温。入脾、肺经。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入手太阴。《本草汇言》:入肺、脾二经。《药品化义》:入脾、胃、肺三经。
用法用量:内服:煎汤,0.5~3钱,大剂0.3~1两;亦可熬膏,或入丸、散。
用药忌宜:实证、热证忌服。《本草经集注》:茯苓为使。恶溲疏。反藜芦。《药对》:畏五灵脂。恶皂芙、黑豆。动紫石英。《药性论》:马蔺为使,恶卤咸。《医学入门》:阴虚火嗽吐血者慎用。《月池人参传》:“忌铁器。《药品化义》:“若脾胃热实,肺受火邪,喘嗽痰盛,失血初起,胸膈痛闷,噎膈便秘,有虫有积,皆不可用。”
药物配伍:配黄芪、甘草,甘温除大热;配附子,治阳气暴脱;配干姜,温中散寒;配柴胡,扶正祛邪;配麦冬,益气生津。
别名:人衔、鬼盖《本经》、土精、神草、黄参、血参《吴普本草》地精《广雅》百尺杵《本草图经》、侮腴、金井玉阑、孩儿参《纲目》棒棰《辽宁主要药材》。
处方名:红参、白参、白糖参、白干参、生晒参、别直参、高丽参、朝鲜红参、朝红参、东洋参、山参、野山参、参须、红参须、白参须、参条,吉林参。
商品名:野山参,又名野山人参、野参、山参、吉林野参,为野生之人参;品质优良,以生长年久、浆足、芦长、体丰满、纹细而成螺旋形、须带珍珠疙瘩、坚韧、不易断者为佳。